查看原文
其他

对医疗暴力零容忍,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,是应该许给孩子们的未来

花时间 慢成长 2023-05-17

慢成长

两个海归硕士妈妈、儿童心理咨询师,有好文、好物、好方法,一起让育儿更轻松


你好,我是慢成长创始人花时间

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▽


每年圣诞假期,我都会带孩子旅行。今年旅行中却听到最让人痛心的新闻,就是民航总医院杨文医生被杀事件。


事情已经在网络上发酵了几天,我一直没有勇气看视频,连那些打了马赛克的截图看上去都让人心惊。


我最早在是在医疗号“医殇”上面,看到杨医生同事叙述的前因后果,看这些描述已经很难受。



后来许多媒体都陆续跟进报道,还有的放出了抢救室外的那段视频。凶手手段非常残忍,现场太惨烈,连文字描述我都不忍。


凶手已被逮捕▽


站在2019年的最后两天,感慨万千,这个新旧交替的节点,本不应该在这样的沉痛中度过的。


我想为医生们说几句。



 


这些话想说好久了。


有人可能会觉得,你不是医疗号,不是时事号,你一个育儿号,关你什么事。


我想说,任何一个当过母亲的人,都深有体会——当妈后我们去医院、和医生们打交道的几率,都快赶上单身时的总和。


我们的孩子来到世间,第一双接过他们的手,不是我们自己的,是医生的;

我们一次次的孕检,一次次被叮嘱如何照顾自己,被教育以后如何照顾孩子,都是来自医生、护士;

孩子第一针疫苗,第一次体检,也都是医生们耐心接待的。


我不是歌颂谁的伟大,我只是想说,每个人从出生之初,就和医疗密不可分。


遗憾的是,太多人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



我们经常去的儿科,其实就是一个很容易发生医患矛盾的地方。


每到秋冬,儿童医院就成了整个城市中最人满为患的场所。


我见过很多家长提前一晚上,带着铺盖去柜台前排队,就为了能给孩子挂上第二天的号。


然而,挂号提前一天,候诊10小时,看病5分钟。这之后大人再看着孩子在受罪、治疗不见好,怎会不心急火燎、怨声载道?


可我们不知道的是,门诊室里,医生们关起门来的那些事。



 

前年果果第一年上幼儿园,正赶上流感大爆发。


我们好不容易挂上了号,一早就到了医院,可门诊号已经不知道几百个了,只好坐在走廊里等着。


儿童医院是从市里外迁后,建的新楼。走廊特别宽阔,配色活泼温暖,连厕所都是儿童厕所……我却一点儿都不觉得舒适。


到处是孩子,到处是家长。比大学教学楼里还宽阔的走廊上,到处是“有经验”的家长,铺起的爬行垫,累坏的大人躺在上面,孩子则或爬或玩耍……


医院像极了旺季时野餐的大公园,又像菜市场……乱、闹、乌烟瘴气。



而我又要弄孩子吃喝拉撒,又要哄着她玩儿、不无聊,还要检测着孩子体温、担心再烧……真是操碎了心,累极了。


到我们见到门诊医生的时候,已经是排了9小时的号了,暮色垂垂。我觉得自己的神经已经崩到极限了,在嘈杂的环境中特别难忍。


门诊医生是个男大夫,看上去还没我和老公大,心平气和给孩子看了病,开了检查,揉了揉太阳穴。


老公随口问了一句:“这一波得病的孩子特别多吧?”


“嗯,特别多,我们人远远不够啊,我已经一个门诊连一个夜间急诊了,今天早晨该下班的,接班的大夫病到起不来,只好盯到现在。


我心里一惊,一整天+一白天,快36小时了?


老公由衷说:“辛苦了。一会儿能下班吗?”


要把白天开出去的号都看完才行。


去年天津一间医院儿科因为医生都累倒了,只能停诊▽

我觉得那一刻,我心里什么怨言都没有了,只剩下感恩。


我不过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等了几小时就那么难受,而他们却要日复一日在这样的环境中超时、超额工作;


而且还要保持头脑的清醒,对孩子家长和颜悦色,对给出的诊断和治疗负责。


将心比心,都是人,我有什么可抱怨的?



 

之前有部医疗纪录片特别火,叫《人世间》。第二部第八集,讲的就是儿科ICU。


里面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真相:比孩子看病难更可怕的是,中国的儿科医生正在消失……


很多人不知道,中国儿科医生,一直以来都存在严重短缺的情况。


根据2016年12月发布《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》:


“当前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仅为10万人左右,平均一名医生要服务2600名儿童。


而最近3年,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,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.7%。



为什么呢?


看看《人世间》里面,他们的工作状态吧:


“儿科医生绝对数量不足,就是导致我们工作量大的最重要的原因。


“就是儿科医生待遇都很差,所以很多人毕业以后他都不愿意干儿科医生。


“在八小时的过程当中都是要看到60到80个病人,甚至更多。


“没有时间喝水,没有时间上厕所。


“很少能有七八点以前就能下班回家的。



他们经常一上班,就没有下班的时候。



因为太忙,所以留给科研、论文的时间就很少。



但我的体制就是用这些来考核,导致很多医生觉得自己没有盼头。



自己家里出了问题,但是没法去照顾到。



对家人有无尽的愧疚。



但生命在前,责任大于天。



已经下班,换了便服,看到病人又冲了上去。



记者问:“是什么精神支持你做这个工作?”


是啊,那么辛苦,那么难。纪录片中,这个科室建了4年,4年辞职4个医生。就在采访过程中,又一个医生走了……


如果有所坚持,一定是有某种“精神”吧?


留下的医生很坦然——无所谓“精神”,只是如果我们都放弃了,病房里的孩子们怎么办?



 


所以,我很想不通,要有多大仇恨,才能向这些致力于救治我们的人,举起屠刀


不知道大家微信里,有没有从医的朋友。


我朋友圈里有。我经常觉得,他们天真得可爱。


别人的朋友圈里,晒的是奢侈品,是四处旅行的美照,是自家孩子的日常。


我的医生朋友,会拿出来晒的,是早上查房前能喝上一杯速溶咖啡,是连续加班后终于叫了一份麦当劳,是病人康复后送来的锦旗。


站在锦旗后的笑脸像在说:这是我最荣耀的时刻。


以下图片来自网络▽


倒退几年,我们都刚毕业工作,闲聊时说起理想。


我一个文科生,彼时又是国际新闻记者,说起未来肆意畅想发散,觉得自己能飞得又高又远。


做医生的朋友想了想,平静地说:“我现在就觉得,如果每次手术,我都能给病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,让他/她少些痛苦,快点儿好起来……


或者就是我这台手术缝合得特别漂亮,比上一次更好,就是进步。这样不断去进步,就是现在的理想了吧。”


现在回想起来,依旧觉得很让我动容。


因超荷工作,累倒在手术室和门诊的医生们▽


我在法国读书时,有一次教授提起法国的工作时长和薪金。


在法国,通常普通职位的每周工作时长是35小时,也就是每天7小时;但教师的每周工作时长(上课时间)只有18小时,薪金不会因此减少。


老师问我们,觉得公平吗?他自己觉得很公平,因为教师在课下需要大量时间备课,这些也都是劳动。


他随即又说,老师的时间灵活,但是薪金并不高;在法国,做医生的收入会非常高。他在黑板上,开始在自己的薪金后面加零,问:“差距非常大,你们觉得公平吗?


大家说什么的都有。


教授最后说:“我觉得是公平的。因为医生的工作内容是拯救你的生命,你觉得,你的命值钱吗?



然而在中国,医生们并没有享受这种超高薪待遇,往往是“赚着卖白菜的钱,操着卖白粉的心”。


只是如此,也就罢了,最多是诉苦、诉累……但现在,他们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,是要有多寒心?


 

读书时,我妈也想让我学医。


曾经,考医科、当医生,是数不清的家长对孩子的期待


在我们父辈心里,医学难,所以医学院要分高,都是好学校;当医生是铁饭碗,越老越值钱,永远不失业;而且家里多个医生,看病多方便。


可现在,不知有多少父母庆幸孩子没学医,甚至阻止孩子学医


——你忙到没空吃饭、睡觉,没空恋爱、结婚,没空照看自己的孩子和老人,辛苦一生,还有可能换来他人仇恨相向,你图什么呢?

来自知乎 行也思君▽


可如果,医生们都转行了,学生们都不学医了,再过几十年,在未来的中国,谁来给病人看病呢?谁来给生命垂危者救命呢?


我们都会垂垂老矣,我们的孩子都会长大,会再有孩子,世界循环,生生不息,到那时,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伤透心的白衣天使呢?


作为一个母亲,我真的不想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善恶不分的世间。


当孩子问我:“为什么医生阿姨被杀掉了?”我说什么?我说“因为她给病人看了病”吗?


杨文医生追悼会,市民送来的鲜花▽


我深深觉得,伤医、杀医事件的频频发生,不仅仅是医学之殇,而是社会之殇,是民族之殇,是真的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肤之痛。


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觉得事不关己,那不仅是忽视医生群体,更是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,


如果我们做不到对医疗暴力零容忍,那不仅是纵容姑息犯罪,更是对全社会所有人的不负责。


如今,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,将于2020年6月1日实施,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威胁、危害医护人员人身安全。


在法治上,我们已经有了些许进步;特别希望在预防上,也能看到更多举措。



例如,对已经遭受人身威胁的医生、护士,警方或院方是否可以提供贴身保护;对有暴力倾向的病人家属,是否可以有一定的管制措施;无论是对病人家属还是医疗工作者,是否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


作为一个普通人,一个可能成为患者、家属的人,我能想到的,就是从给医务工作者多些理解,多支持他们工作,少些刁难开始。


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理所当然。生命如是,拯救生命亦如是。


医疗工作者并不因为做了这行,就欠我们的。


如果说,他们应该对工作负责;那么我们不辜负他们的这份专业精神,对他们保有尊重和敬意,也是应该的吧。



今天的文章和教育无关,却可能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常识教育之一。如果你也赞同,就请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吧。

这是我能唯一为逝者,和她的同僚们做的事情了。

—End—


你好,我是花时间

一个当妈四年后赴美国读研

爱知识、有温度的心理学科班生

慢成长是我和吉吉的原创亲子号
致力于为妈妈们输送解决方案、希望与勇气
想围观我们的日常可添加私人微信

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

👇👇


关注慢成长,还有更多我们用心写的文字:


把「慢成长」加星标,后台回复“幼儿园”,

入园、适应、安全、游戏全方位指导!


点击 “在看”,让更多人支持医疗暴力零容忍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